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6日訊(記者 李方) 11月25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,國家數據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劉烈宏在2025年“數據要素×”大賽全國總決賽頒獎儀式上指出,下一步,國家數據局將聚焦建設開放共享安全的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,加大對數據商在內的各類數據流通服務機構的培育力度,以繁榮數據產業生態,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,釋放數據要素價值。
劉烈宏指出,一是支持數據交易所(中心)加快探索建立數據流通交易全鏈條服務體系。數據交易所是我國首創,在孵化產品服務、合規保障、標準建設、生態培育、推進數據市場與金融市場融通發展、拓展國際合作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。但目前數據交易所發揮的作用還不夠,數據交易規模還不大,正處于爬坡過坎、滾石上山的階段。希望數據交易所在推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中更好找準自身市場定位,提升綜合服務能力,積極推進公共數據產品流通交易,完善數據產品服務價格發現機制,在繁榮數據產業生態等方面做出更大貢獻。
二是支持數據流通服務平臺企業加快拓展行業數據融合利用新模式。這類主體主要聚焦行業領域、圍繞產業鏈、生態鏈匯聚、共享、交換、交易數據,以價值共創的方式促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。它們往往以數據基礎設施為載體,沿著產業鏈供應鏈或者平臺生態,來推動數據流通、交換和交易,進而開發利用。從數據流通交易的角度看,服務行業、價值共創,流通方式以數據交換為主兼有數據交易是其主要特點。比如,互聯網平臺企業是產數、用數大戶,也是平臺生態數據流通的重要組織者和參與者,一直以來是數據市場的主要力量。隨著數據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和應用場景的牽引,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、云服務平臺企業、特別是數據基礎設施運營服務企業,圍繞產業鏈、生態鏈,以價值共創方式,開展多種形式的數據流通、交換、交易,成為數據市場的生力軍。我們要支持這些企業發揮熟悉行業、洞察應用場景等優勢,以多主體數據價值共創機制,拓展數據流通利用新模式。
三是支持數據商進一步開發數據產品和提升服務能力。數據商是以數據為生產經營關鍵要素的企業。實踐表明,數據商積極匯聚各種數據資源,針對性開展數據匯聚、流通、交換、交易和開發利用,以數據產品和服務的方式開發利用促進數據流通交易。如數據集團、從事高質量數據集生產的數據的企業包括數據標注企業、地方數據集團以及數據資源富集型的數據服務企業等,在探索數據流通交易新模式方面創新實踐,如建設高質量數據集、數據驅動的商品交易模式、拓展數據即服務棋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。通過數據驅動的精準服務方式,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是一類數據商的主要特點。我們要支持其拓展數據獲取渠道,開發更多高質量數據產品和服務,更好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進程。
據了解,2025年“數據要素×”大賽自4月啟動以來,各地踴躍參與,大賽14個賽道亮點紛呈,全國報名隊伍超過2.3萬支,參賽人數超11.7萬人,共角逐出893個項目晉級全國總決賽,最終遴選出183個全國總決賽獲獎項目。相較去年,今年的“數據要素×”大賽在賽事規模、質量、成效上均有新突破。本次活動上還發布了《2025年“數據要素×”大賽年度報告》和《數據流通安全治理典型案例》兩項成果,全面總結大賽總體情況,集中呈現了政策落地成效,生動展現全社會“用數”濃厚氛圍,為各行業領域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提供了實踐范本和決策參考,助力數據要素加速融入社會化大生產,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,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