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宇樹科技發布IPO輔導工作完成報告,向A股市場邁出關鍵一步。人形機器人行業資本化進程加速,折射出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和歡迎。
伴隨新質生產力的加快培育,近年來,以宇樹科技為代表的一批優質科技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競相涌現。人工智能、生物科技、量子技術等前沿技術蓬勃發展,在重塑產業格局的同時,對于走向更廣闊市場、由“創新種子”長成“參天大樹”的渴望也越發迫切。構建與科技創新需求相匹配的資本供給體系,支持更多優質科技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,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。作為資源配置的核心樞紐,資本市場被賦予重任。
制度供給的精準性,決定著支持的有效性。今年以來,從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向未盈利企業敞開懷抱,到創業板第三套上市標準的啟用,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與適應性不斷提升,就是要為那些“今天仍在投入,明天才能產出”的種子企業提供成長舞臺,給予創新企業敢于投入、敢于試錯的底氣,讓創新創造者放手拼、奮力搏、大膽闖。
讓創新者放手拼,需要一個能放大企業創新能力的資本市場。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,不止于提供融資輸血,更在于治理的賦能。通過針對性的上市輔導、規范的信息披露、嚴格的公司治理要求等措施,幫助科技企業補齊管理短板,提升風險抵御能力,實現從技術尖兵向現代化經營主體蛻變。“創新放大器”功能正在釋放,今年7月,科創成長層啟幕,未盈利優質科技型企業有了專屬的成長搖籃。期待更多為硬科技企業量身打造的制度工具箱落地實施,助力企業強身健體、做優做強。
讓創新者奮力搏,需要一個能精準識別未來價值的資本市場。一家科技企業的價值,不僅體現在當前的盈利能力,更在于其研發團隊、技術壁壘和產業前景。資本市場需要更敏銳的嗅覺,通過構建多元包容的上市體系,為那些具備核心技術、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創新企業打開對接資本的快速路;建立一套更能衡量創新含金量的新標尺,將研發投入、專利質量、技術壁壘等軟實力納入核心評估維度,給予硬科技企業更公允的定價,讓真正具有技術含金量的企業能夠進入投資者的視野。
讓創新者大膽闖,需要一個能沉下心陪伴長跑的資本市場。科技創新絕非一蹴而就的短跑,而是一場考驗耐力與智慧的馬拉松。從原理突破、技術研發到產品迭代、市場開拓,周期長、風險高、變數多,這與追求短期回報的資本天性存在矛盾。破解這一難題,需要涵養一批有遠見、有定力的耐心資本,能夠理解創新的非線性規律,愿意陪伴企業穿越周期。還要完善退出機制,形成“投資—成長—退出—再投資”的良性循環,讓那些愿意“十年磨一劍”的資本能夠留得住、退得出、有回報。
當前,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,誰能在科技創新上搶先一步,誰就能贏得未來發展主動權。期待一個能夠讀懂科技創新語言、理解科技創新規律、尊重產業發展邏輯的資本市場加速建成,培育出一批頂尖科技企業,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脫穎而出,助力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。(作者:李華林 來源:經濟日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