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4日訊(記者 李方) 11月21日,中國鐵塔在京召開2025年科技創新大會,大會以“聚力創新引領·澎湃新質動能”為主題,正式發布《2025年度優秀科技成果集》和《科技創新體系評估白皮書》,并舉行“擎天人工智能應用開發平臺”啟動儀式。大會期間,中國鐵塔與北京理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與北京大學共同揭牌國家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平臺,與北京郵電大學共同揭牌聯合創新中心。

中國鐵塔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張志勇表示,近年來,中國鐵塔聚焦主責主業,實現跨越式發展。一是支撐網絡強國建設取得新成效。累計建設基站項目超700萬,其中5G基站超300萬,為行業節約建設投資和運維成本超過4000億元。二是支撐數字中國建設取得新突破。利用210萬座站址遍布全國、站高望遠的資源稟賦,落實數智物聯服務要求,通過“5G+AI+大數據”,已有25萬座“通信塔”升級為“數字塔”,圍繞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空間數智化治理,服務農業、環保等10多個重點行業。三是支撐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新進展。在320個城市部署了8萬多個換電柜,建設電單車充電端口近370萬個;推進基站疊光、儲能和節能,致力于打造“零碳”基站。四是企業價值再上新臺階。以“五個價值”為導向,推動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增長,“十四五”期間增加值較期初增長32%,達到717億元,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成效顯著。

張志勇強調,中國鐵塔堅定不移地向著科技型、創新型企業邁進,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。一是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?!笆奈濉逼陂g研發投入年均復合增長89%,獲科技獎勵65項,累計授權發明專利達404件,較2020年底翻了四番,制定國際標準9項,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1個,科技創新實力取得長足進步。二是科技創新成果持續增加。聚焦“通信塔”變“數字塔”,強化人工智能創新,推出空間治理經緯大模型,主導研發了700多種AI算法,中國鐵塔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空間數智化治理場景入選中央企業人工智能戰略性高價值場景。三是科技創新體系持續優化。建立健全總部-省公司-海外-生態“四位一體”的科技創新體系,聚合“產、學、研、用”各方力量,與中國信科等央企、北大清華等高校、信通院等科研院所、鵬程實驗室等國家實驗室持續深化合作,產學研用融通創新不斷深入。
為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,中國鐵塔積極與高校建立聯系,搭建合作平臺,共同推動科技創新發展。中國鐵塔與北京理工大學開展戰略合作,未來雙方將共同開展新一代通信網絡與人工智能、低空經濟關鍵技術、新能源科學與技術等領域的聯合攻關。中國鐵塔與北京大學合作共建國家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平臺,共享算力資源,支撐人工智能創新研發,聯合培養人工智能領域高端人才。同時,中國鐵塔與北京郵電大學開展合作,共建聯合創新中心,共同開展新一代移動通信、人工智能、遮蔽空間北斗導航、數據安全與災備技術聯合攻堅。
會上,中國鐵塔“擎天人工智能應用開發平臺”正式啟動。據悉,“擎天”作為國內首批通過“引領級”大模型全棧開發應用能力評測的平臺,已落地700余項智能應用,從數字基建的資產管理、智能運維,到企業運營的財務稽核、合同審核與智慧研發,實現跨模態智慧賦能,全面加速企業智能化轉型。未來,擎天人工智能應用開發平臺將持續拓展“AI+”新場景,以安全為基,以場景為翼,致力于成為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智能樞紐。
同時,中國鐵塔還發布了《2025年度優秀科技成果集》,包括優秀研發成果、優秀發明專利、優秀產業化成果、“四技五小兩比”優秀成果共46項。系統推進科技創新體系評估工作,發布《中國鐵塔科技創新體系評估白皮書》。